傳感器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探頭”,被稱為汽車的大腦和五眼。車輛運行狀態、駕駛操控狀態、車輛控制情況、運行環境、異常狀態等信息都是通過傳感器獲得。目前一輛國內普通家用轎車上大約安裝了幾十只甚至上百只傳感器,豪華轎車有時要采用幾百只傳感器。
傳感器的數量和技術水平決定了汽車控制系統級別的高低,它用得越多,汽車的電子化,自動化程度也就越高。隨著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的發展,未來汽車傳感器的應用還將增加。而在未來的無人車產品中,傳感器的應用還會增加更多。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光電傳感器。
還記得之前百度CEO李彥宏在北京直播試駕無人車的的場景嗎?
車載娛樂/導航/DVD系統背光控制,以便在所有的環境光條件下都可以顯示出理想的背光亮度;后座娛樂用顯示器背光控制;儀表組背光控制(速度計/轉速計);自動后視鏡亮度控制(通常要求兩個傳感器,一個是前向的,一個是后向的);自動前大燈和雨水感應控制(專用,根據需求進行變化);后視相機控制(專用,根據需求進行變化)。
在提供更舒適的顯示質量方面已經成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它具有與人眼相似的特性,這對于汽車應用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應用要求在所有環境光條件下都能達到完全的背光效果。
例如,在白天,用戶需要最大的亮度來實現最佳的可見度,但是這種亮度在對于夜間條件而言則是過亮的,因此帶有良好光譜響應 (良好的IR衰減)的光傳感器、適當的動態范圍和整體的良好輸出信號調節可以很容易地自動完成這些應用。終端用戶可以設置幾個閾值水平(如低、中、亮光),或能夠隨意地動態地改變傳感器的背光亮度。
這也適用于汽車后視鏡亮度控制,當鏡子變暗和/或變亮時需要智能的亮度管理,可以通過環境光傳感器來完成。